河池举全市之力抗旱救灾

2010-02-24 01:29:26 来源: 互联网 点击数: 

    历史罕见的190多天夏秋冬连旱,让地处大石山区的河池经受旱灾考验。面对来势汹汹的旱魔,河池市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、回良玉副总理就云南、广西旱情和抗旱工作作的重要批示精神,紧紧围绕“保生活、保生产、保增收”目标,以解决灾区群众饮水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,举全市之力开展抗旱救灾工作。

    河池地形属喀斯特地貌,大石山区占总面积66%,降水量在年际间和季节上分配不均匀,导致汛旱期凸显、旱涝灾害频繁。自2009年8月以来,河池市持续干旱少雨,全市平均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少5成,全市201座水库有60座干涸,15.9万个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柜见底,导致133个乡镇244.57万人受灾,114.77万人饮水困难。

    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,市委、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,精心部署,积极应对,立即启动了抗旱三级应急响应,迅速召开全市抗旱救灾工作视频会议,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,及时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》,组织力量深入旱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。

    市委、市政府坚持把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当作头等大事,掌握实情,落实责任。由于旱情点多面广,为做到抗旱救灾不漏一村、不漏一屯、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目标,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各县(市、区)指导抗旱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,实行“五包”抗旱工作责任制,市领导包县(市、区)、县(市、区)领导包乡镇、乡镇领导包村、村领导包屯、干部包户,确保不出现盲区,不出现死角。 突出抓好重灾乡村屯和边远地区的救灾工作。特别是着重解决重灾乡村屯、边远地区和老弱病残、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饮水困难,确保不出现因缺水而发生意外事故、不出现因缺水而引起恐慌。全市共投入抗旱人数最高日达161.77万人次。

    牢固树立“民生为重、民生为大”思想,集中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投入抗旱救灾,形成抗旱救灾的强大合力。为确保灾区群众有水喝、有水用,河池市千方百计送水到群众家中,同时明确包村帮扶责任单位,确定供水点、供水时间和供水安排,并发放供水服务卡,方便缺水群众及时求助。及时启动基层党组织应急机制,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57826名党员、1965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一线开展抗旱工作。同时,组织成立抗旱突击队和服务队,奔赴各乡镇村屯,齐心协力帮助群众共渡难关。

    紧紧围绕“保生活、保生产、保增收”目标,多措并举,科学抗旱。千方百计筹措抗旱资金,落实水泵、水管、柴油机、机动运水车等抗旱救灾物资,保障抗旱救灾需要。抓好水资源调度,按照“以人为本、民生优先,保生活、保生产、保增收”的原则,进一步强化科学用水、计划用水、节约用水。加强抗旱应急设施建设,增建各类小型应急抗旱设施,增加机动抗旱设备的数量,提高抗旱能力。把抗旱救灾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,组织万名工作队员深入农村开展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,努力挽回农业经济损失。把群众过好春节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,深入开展各种形式“送温暖、献爱心”活动,确保群众有水喝、有水用、有饭吃、过好年。

    在党中央、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河池市各项抗旱救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。截至2月9日,全市总投入抗旱资金达6251万元,先后投入泵站470处,机动抗旱设备8.3万多台套、装机550万千瓦,运水车辆4万辆次,抗旱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。全市饮水困难人数由灾情最严重时的114.77万人下降到60.18万人,灾区群众人心稳定,社会安定。 (记者 李盛勇)

    


评论
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
河池新闻

图说城市 图说天下

阅读排行 阅读排行


爱河池

简介|联系方法|服务|相关法律|投诉建议